【编者按】岁月荏苒,春华秋实。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及能源部门的帮助下,在云南农垦集团的领导下,2004年成立的云南农垦电力有限公司,不忘为边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绿色生态提供优质、可靠电能保障的初心,践行“传承电力,服务社会”的使命,在西双版纳州大地上彰显国企担当,为乡村振兴添砖加瓦。聚力今朝,惟有奋斗。云南农垦电力有限责任公司将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书写新时代的电力华章:用真情点亮万家灯火,用爱心坚守着对人民的承诺,以昂扬姿态投身到高质量发展之中,以优异成绩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沐浴着四月的春光,西双版纳大地生机勃发、活力澎湃。在这片令人忘归的乐土上,有这样一支队伍,一年到头,穿梭在山梁、沟壑,在调度台前、在抢修现场、在输电线路巡护的岗位上坚守、忙碌,为了将“光明”安全可靠地送到千家万户而默默奉献着,用他们的执着和忠诚点亮西双版纳人民的万家灯火……他们,就是农垦电力人。云南农垦电力有限责任公司自成立以来,电网建设、固定资产投资和服务能力不断增强,在西双版纳州经济社会发展中作出了积极贡献。以强大韧性和蓬勃生机,展示着人民电业为人民的别样魅力。
(变电站的职工在巡视变电设备运行情况)
经济发展,电力先行。电力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一个地区的发展,离不开可靠的电网保障。可以说,拥有一个容量充足、结构合理、调度灵活、安全可靠的现代化大电网,是一个地方综合实力的体现之一。
2004年7月,云南农垦电力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农垦电力”)成立。
栉风沐雨,笃行致远。据介绍:农垦电力前身为云南天然橡胶产业股份有限公司电力分公司,隶属于云南农垦集团,是以原西双版纳农垦所属4个农场的4个电厂和2个农场供电所为基础组建的,集发、供、售为一体的电力企业。
(云南农垦集团董事长陈祖军一行到110千伏巴奇开关站视察工作)
1972年,西双版纳州的第二座水电站东风电站建成,让景洪市大勐龙片区彻底告别了无电的历史。
之后,1982年流沙河三级站建成,1985年回洼二级站建成,2000年金凤电站建成。这些电站相继刷新了当时西双版纳州水电站装机容量、单机容量的记录,源源不断的电能输送到景洪和勐腊的城区、农垦及周边村寨,供电区域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乡镇、村寨彻底解决了“电荒”问题。
(主力电站——流沙河三级电站)
……
时间不会辜负每一个努力的人,收获总在验证每一个坚实的步伐。
2004年,成立伊始的农垦电力,直面资产负债率高、经济效益差、员工年龄结构老化等一系列困难和问题,农垦电力人凝聚发展共识、重塑增长信心。 去想去做,梦想总会开花。2005年,农垦电力摔掉了亏损的帽子。2008年,农垦电力工作重心从发供电生产转向了电力营销及社会服务,提出了“把提高供电可靠率作为总抓手”的工作总体要求。
2009年,农垦电力从培育共同的企业文化入手,成功完成了理念识别系统和行为识别系统两项文化工程建设,逐步形成了较为全面系统的发展方略,从制度管理阶段跨入了文化治企阶段。
2014年,集团政企分开后,农垦电力形成了《集团清洁能源产业整合重组方案》,融入集团改革发展的洪流,朝着“清洁能源产业主要是借机做大,实现上市目标,成为集团经济新支撑和新引擎”的部署阔步迈进。
2016年,西双版纳州人民政府与农垦电力携手,其中,州政府占股30%,农垦电力占股70%,垦地战略合作翻开了崭新的一页、踏上了全新的征程。不仅如此,截止2020年农垦电力累计纳税2.1亿多元,为西双版纳州地方经济建设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十三五”期间,农垦电力积极贯彻国家、云南省和西双版纳州发改委、能源局及农垦集团的各项决策部署,积极服务西双版纳州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不断加大电网建设投入力度,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能源网企业道路上,用行动和汗水践行初心和使命。
项目 增强发展动力
近年来,在国家、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各级政府和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帮助下,农垦电力获得国家农网改造升级“一省三贷”承贷主体资格,为农垦电力建设坚强供电网络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2012年,农垦电力通过自筹资金和申请国家项目贷款分批次进行农网改造升级工作,并于2017年7月底获批“一省三贷”资格,先后投入9亿多元对农垦电网陆续开展电网改造升级。
2015年,农垦电力新增中央预算内农网改造升级工程项目投资约9.4亿元,共11个项目,累计完成投资93152.43万元。
以上11个项目已在广袤的西双版纳州大地上铺就:新建的110kV变电站10座,110kV开关站1座,35kV变电站14座全部完工;110千伏线路架设完成99公里,35千伏线路架设完成114公里;10kV线完成改造1169km;低压线路改造617km;配电变压器改造完成594台;一户一表完成改造21679户。
(党委书记、董事长邓文华督导推进重点项目建设)
目前,农垦电力在建的农网改造升级工程接近尾声,供电质量差和供电可靠率低的问题将从根本上得到改变;加上调度中心一体化和集抄系统等技术化、智能化设施设备的运用,用户服务质量和水平也将得到大幅提升,农垦电力正朝着现代电力企业的目标不断迈进,对于整个版纳地区经济社会跨越发展将做出更多更大的贡献。
与此同时,农垦电力积极向国家申报农村小水电增效扩容改造项目,共争取到7座电站进行增效扩容改造,争取到中央财政配套资金7169.5万元、省级财政配套资金2572.3万元。
2012年,云南省水利厅批复了《流沙河三级电站增效扩容改造项目》,该工程项目总投资为6622.3万元,于2015年完成投运。
2018年至2019年8月,农垦电力实施了东风光明电站、东风二级电站、东风三级电站、回洼二级电站、回洼三级电站、金凤电站共计六座电站增效扩容改造项目,完成投资10642.16万元。至2020年11月底全面完成投运,农垦电力发电站面貌焕然一新,有效消除了安全隐患,使水利资源进一步得到充分利用,从根本上改善了电站的基础设施和运行环境,增强了公司发展后劲。
世上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
(在农网改造工程中,工人跨越澜沧江110千伏线路进行施工)
项目建设管理,往深里走、往心里走、往实里走:农垦电力成立农网改造升级建设工程项目部,项统筹整个工程项目实体的实施、检查和资金核算、控制等工作;农垦电力所属电厂成立农网改造升级项目领导小组,负责通道协调工作,配合监理深入各项目施工点,对工程质量、技术、安装工艺和安全措施等进行监督和管理;严格按照基本建设程序和电力行业相关规范,周密计划,科学施工,切实抓好农网工程的全过程管理;以工程质量、工程安全为抓手,在细节做文章,在细微处见功夫,认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人民电业为人民”的企业宗旨。
农垦电力时刻践行“人民电业为人民”的企业宗旨,主动对接农村产业发展用电需求,细化措施、优化服务,真正做到产业项目建到哪里、电力服务就延伸到哪里,全力助推乡村振兴。
责任 助推乡村振兴
“企业是鱼,发展环境是水。水大,鱼才可能大。水活,鱼才可能活。”谈到“人民电业为人民”的企业宗旨,农垦电力党委书记、董事长邓文华如是说。
农垦电力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深化改革激活力。2020年12月,农垦电力公司再铸新辉煌,历时3个月的“三项制度”改革,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以建设现代电力企业为目标,全面梳理职责职能,彻底解决了职能交叉、多头管理、效率低下的问题,比如,综合管理改革为专业化管理,撤销电厂管理层级,成立了发电管理中心、输变电管理所,修试、计量稽查、检修等实行了统一的专业管理,破除了眉毛胡子一把抓的管理弊端;对现有人力资源进行整合提升,突出技术、技能和综合素质,对员工岗位进行了调整,实现了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目标;全面梳理现行公司各项基本制度和部门制度,厘清工作业务流程和工作界面,建立实施了公司绩效月度考核指标管理体系,实现了从定性管理向定量管理的转变,提高公司的业务能力及规范化运营能力。
助力脱贫担使命。农垦电力平均每年为西双版纳州提供近6亿度的优质电能(自发电量近3亿度)。截止目前,共完成2个异地扶贫搬迁点电网改造、6个贫困村电网改造和5个沿边乡镇、3个沿边农场和1个抵边小集镇,所有村寨均已按脱贫攻坚要求完成通动力电,惠及1.6万户,为边远村寨发展旅游、农家乐、农产品加工解决了电力供应的后顾之忧,让山区农户用上“放心电、明白电、安全电”。
优质服务为民生。农垦电力在边远山区“户户通工程”中投入了大量电网改造建设资金,为西双版纳垦区、边远村寨生产生活用电和橡胶生产加工用电提供了基本保证,使长期处于封闭、半封闭的边远山村及时全面了解到了党中央和各级党委政府的方针和政策。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农垦电力给地方经济发展带来便利:为电站友邻村寨解决一些实际困难,为周边的村寨修建道路,为局部区域提供饮用水便利及无偿服务,为电站周边贫困村寨提供免费电能,为电站周边村寨提供免费灌溉设施、普及用电服务与用电安全知识。
解决就业暖民心。农垦电力每年根据实际情况分批次招聘大学生、当地户口人员、退转军人等群体,解决了几百人的就业问题,为版纳地区社会繁荣稳定做出自身应有的贡献。
绿色发展见行动。农垦电力在橡胶加工生产能源替代中发挥了主力军作用,供电辖区内的30多家制胶厂以电代煤、以电代柴,实现电能烤胶技术,很好的实现了节能减排、降本增效目标,为西双版纳州委、州政府的绿色版纳、生态版纳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
抗击疫情谱新篇。疫情期间,农垦电力累计为用户减免电费约898万元。通过自筹及全体员工的捐款共计20万元,及时交到景洪市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指挥部。
强化管理促生产。农垦电力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推动电力行业高质量发展:按照国家及云南省电价政策,以丰、平、枯时段电价重新核定公司收购网内4个小水电站的电价,并重新签定电量收购合同,避免丰水期上网电量电价严重倒挂,为公司健康、持续、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基础;依法依规加大电费欠费的追缴力度,确保经营成果颗粒归仓,比如,2020年收回历史欠费670多万元,彼年的电费回收率为99.4%,创历史新高;狠抓线损管理与电量稽查,提高电网运营效率,积极梳理解决重点线路电压质量问题,打造智能电网供电服务平台、能效管理平台等科技创新项目的开发,通过“技术创新”“智能管理”来实现高效降损目的;加强全面预算管理,严控三公经费支出,各项费用较上年均有了大幅的下降。
紧扣发展开新局。2021年,农垦电力全面推进党的建设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在组织建设、典型树立培养、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双目标考核”、人才队伍和后备干部队伍建设、提高“双培养”质量和成效、强化党风廉政建设等方面下功夫。同时,公司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引,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创一流”为工作主线,聚焦高质量发展做精做优农垦电力,落实“十四五”规划,全面建立现代电力企业管理体系,以并网点运行为契机实现央地企业深度融合,全面提升专业化管理水平和能力,着力在发展提质、改革提速、经营提效、管理提升上取得新突破,积极为集团公司实现战略规划2.0的目标做出更大贡献。
随着110千伏并网点的建成,农垦电网实现了与南方电网高电压等级连接的目标,央地“两张网”合作更加紧密,农垦电网更加坚强;同时,央地企业深度融合有力促进了农垦电力技术、设备的更新换代,推动了农垦电力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全面提升。2021年第一季度,公司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38.85%,售电量同比增长32.64%,发电量同比增长44.31%,资产总额同增长21.4%。生产经营主要指标均实现了较大幅度的增长,为实现“十四五”开局之年的“满堂红”目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晨光熹微,燕语莺啼。漫步西双版纳州街道、乡村,“高颜值”惹人陶醉。
一根根银线,是连接通西双版纳州万家灯火的“琴弦”。
一座座铁塔,是农垦电力人开拓进取的“丰碑”。
(晨光熹微,电力人开展一天的线路巡护工作)
翻越千山,飞渡万水,农垦电力走出了一条极不平凡的发展之路。
初心不改,日月方长。站在新的起点展望未来,农垦电力将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国际领先的能源互联网企业新征程上,强根铸魂,乘风破浪,阔步前行,再创新辉煌。(李云生 谭双超)